人活着 要点脸到底有多难

admin 54 0

人活着 要点脸到底有多难

  原标题:人活着 要点脸到底有多难

  李白的《长干行》里有一句,“常存抱柱信”。用了一个典故:尾生跟女孩子约在桥底下见面,女孩子没来,洪水来了,尾生就抱着桥柱子等,一直等,直到自己被洪水淹死。

  这是《庄子盗跖》篇里讲的故事。与尾生的故事一同的还有另外四个故事:伯夷叔齐不食周栗饿死;鲍焦觉得社会太垃圾,跑进山里抱树死;申徒狄讲真话没人听,抱着石头投河死;介子推不要晋文公的报答结果人非得给,放火烧山也要把他烧出来领赏,被一把火烧死。

  这几种人,在庄子看来,都是儒家宣扬的,为了名声不爱惜生命的,傻逼。

  魏晋时候人,最爱庄子。爱得最有名的是竹林七贤,最最有名的那个,是嵇康。他自称“非汤武,薄周孔”——最看不起孔子周公那套,是庄子的好学生。但是你将要在这本书里读到的,他的一个粉丝第一次见到他,这个高大英俊的青年正站在太学门口抄写石碑。石碑上是正始二年刚刚镌刻的儒家经典《尚书》和《春秋》。他学习庄子隐居于山林不管事儿,却在好朋友吕安被诬陷“不孝”的时候跳起来去作证,结果把自己搭了进去。

  热爱了庄子一辈子的嵇康也成了《盗跖》篇里讲的一种傻逼。

  如果我们回到嵇康的时代,与他并肩站着,看到他眼前的世界,便明白,他唾弃的正是他热爱的。只是他热爱的正直,信义,诚实都成为了一个幌子:有人一边宣扬着儒家的孝道,在墓道里守丧二十年,却生了五个孩子;有人一边宣扬着忠于君主,一边指使仆从在宫殿门口拔剑杀掉了国君……那么就撕碎这个幌子,哪怕是自我否定,也是一种不合作的决裂态度。痛心疾首了,就潇潇洒洒给这个烂透的世界陪葬。

  (图片来自@夏老师)

  这样强硬的态度不是自嵇康开始的。在这本书里出现的人物,都在时代的动荡里,在保有尊严但朝不保夕和忍气吞声囫囵活下去之间挣扎。

  你会在这本书里读到,所谓“竹林七贤”并不是“复仇者联盟”。从曹魏正始年间到西晋八王之乱这五六十年里,他们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传说里的那些聚会在他们的人生里只占有很小的一部分。以嵇康的死作为分界线,剩下的那些,选择了忍气吞声,甚至在他们看不起的人手下讨起了生活。嵇康的朋友,也是竹林七贤中的一个,向秀,后来为庄子做了注。他为他的苟且在庄子里找到了解释。他为庄子做的注后来被郭象偷去,成了“不要像嵇康一样活得这么拧巴”的理论基础。

  这本书里提到的几代人,建安七子是竹林七贤的父辈人,竹林七贤和正始名士是差不多一代人。有人热心政治有人心在山林,但是无一例外,他们总需要在尊严和性命之间做出选择。

  后人看见前人受的苦流的血,都变聪明了。少走了许多弯路。这种“少走弯路”可能是一种智慧,也可能是一种圆滑。甚至,在他们崇尚庄子的同时,讲“缘起性空”的佛学也昌盛起来了。人可以心安理得地退缩,消沉,不问是非。佛教和道家为此提供了许多理论依据,就是我们都很喜欢的”人生哲理”。

  稍后一些的中朝名士,更聪明了,吃吃喝喝玩女(男)人,娱乐至死。但很快,他们的”聪明”就遭到了报应:永嘉之乱,少数民族入侵,家国陷乱。知识精英的不作为加速了社会的堕落时代的沦亡,他们学到的那些”人生智慧”并无法保护他们不随着时代一同滑落。

  (图片来自@夏老师)

  前段时间有人讨论“要不要给小孩子读中国历史”。当然是不能读的。中国历史里,从来不给一个普通人有尊严地活着的空间。权力不断集中。能够保有的尊严,也在权力的逼迫下不断失去,甚至为了攫取更多的生存空间,相互损害。人的下限不断降低,到最后不要脸也成了常态。

  嵇康的时代,学生偶像就算被处死了,学生也可以写联名信,要求留下他的命,给他们做老师;到后来,朱元璋的时代,学生连议论一句食堂的饭菜也不行了。

  在我们生活的这一点点短暂历史里,这种不断降低的底线无处不在:从前,见到老人跌倒在街边是必须要扶的,后来老头老太也学会了碰瓷,扶是不敢了,还要绕着走。再近一点……我就不敢说了。

  更多人,拿着这样的历史作教科书,教你腾挪辗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美其名曰“智慧”。

  但最爱讥讽唾骂中国传统,讲字里行间写着吃人的鲁迅,倒是个中国历史的专家。他收藏汉画像石,辑录校勘古籍(包括《嵇康集》),随便讲一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就是传世名篇。他不仅是一个中国历史的研究家,也是真正懂得中国历史的人。

  中国的历史是一堆灰,单看你怎么读。他写什么你就看到什么,难免读得灰头土脸,读得精于算计,但是将灰烬拼凑起来,那些本该存在的空白,那些在一个时期大量出现,后来一点点消亡殆灭的,才是真正宝贵的部分。

  这本书里的大部分篇章是十年前写的,当年我也跟这书的小广告一样,觉得魏晋时代可真美啊,人人特立独行,牛逼死了。在这十年里,看到身边世界的变化,每一年迅速爆发又消失的事件,永远问不出的真相,甚至连问题的存在也不被允许,才真正开始明白那个时代的愤怒。我所写的这一类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学是一种在时代里保有良心和尊严的挣扎,之所以让人注目,是挣扎时以划伤自己为代价的尖锐。

  有趣的是,也是在这十年里,对于历史,这个不能讲那个不给问,通俗历史倒是越来越火爆。路子大约有三:一个是百家讲坛式的说故事,教做人,讲着讲着一定要缀一句,“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道理呢”,想来是培养出不少“道理专家”,厉害死了;一个是说故事画漫画,全部是”干货”,又轻松又愉快还能装逼;一个是安意如白落梅式的说故事,大抒情,看不哭你算我的。

  最初版本里面,这本书里的大部分文章也是说故事,抖机灵,大抒情,什么流行写什么。后来,年深日长,我开始明白哪怕没有人看依然愿意写下来存在硬盘里的东西,才是我真正想写的。我想写在阴谋算计满满都是聪明人的历史里,真正感动我的,对于他们来讲的,很任性,很艰难,不值得的行为。也想写作为一个有家族有子女的普通人,他们的那些不明智的精神追求的后果,想写作为父亲,作为知识精英,作为老板或打工仔的他们在不同身份里的不同侧面。所以,对初版做了许多修改,也重写了很多部分,但眼高手低,依然有不满意,大概可以一直改下去。

  理想的读者群是学生。想要在满街有助成为人生赢家的机灵鬼的故事边讲一些“蠢货”的故事。“人生赢家”是一个伪概念,总有人成功过你,赚到一百万的时候还有一千万,赚到一千万了,还有人的小目标是一个亿。成功是无止尽的攀爬,没有一劳永逸,也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

  但是,做一个有尊严的普通人却可以是一个基本的追求。在这本书里谈论过的这些人,他们追求过的尊严,为此付出的努力,应该是一颗种子,埋在我们一代代人的灵魂里。既然我看到了,就有义务把它传递下去。

  读过之后如果能够有兴趣继续去读书后列出的那些更好的著作,就是一件幸事。虽然我水平也就这样,力量也没多少,但傻乎乎的梦想还是要有的。毕竟,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人沉迷于 “不问对错只问后果”的那些精致利己的庸俗价值观,我们都需要为此负责。

  =======

  已经在当当上市了。由于当当有十五天独家销售,所以现在网上应该只有它家有卖。可以点击 原文链接购买。

  想在公号上搞一个活动,就,转发票圈,留言。会在6月1号随机抽五个小伙伴送出有作者签章的书一本。(由于我在美国,自己都没有书,能够成功搞出签章本,要感谢@此盦 老师专门替我刻的印章,感恩)

  还有什么有趣的活动意见也欢迎留言。

  责任编辑: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