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严冬到来,俄罗斯对欧洲的“冬季攻势”也愈发猛烈。
根据经济观察报道,在当地时间21日,俄罗斯输欧天然气管道“亚马尔-欧洲”供应量正式归零。要知道这一管线占到了俄罗斯输欧天然气总量的20%,设计运输量达329亿立方米。如今这一管道完全关停,也就意味着欧洲的能源危机将会进一步加深。
为此“俄气”方面解释,关停的目的是为了优先确保俄罗斯境内的天然气供给,纯粹属于商业行为。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还特别声明“这一举动与北溪-2项目无关”。只不过欧洲方面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不少专家指出俄罗斯此举反而就是为了加速目前被搁置的“北溪-2”项目的审批。
要知道目前“北溪-2”项目已经基本完成了管道铺设,只需要完成最后的审批即可投入使用,如此一来俄罗斯每年能够通过这一管道由俄罗斯经由德国向整个欧盟提供55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眼看即将“通气”的北溪-2近来却是最终卡在了德国监管机构审核环节,德国方面给出的理由是这一项目“不够环保”。
这里便不得不提德国新上任的执政联盟了,此次组阁德国专注于环境保护的“绿党”也登上了政治舞台,而德国绿党一直以来都在奔走呼吁削减化石能源的使用,拦住“北溪-2”项目便是其政党目标之一。
倘若德国绿党在这一问题上有所退步,那么它一直以来坚持的环保理念与体系也都会因此崩溃。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绿党才出手拦住了这一项无论是对欧洲还是对俄罗斯来说都充满利好的项目。
只不过在整个欧洲迈入严冬,取暖又是民众基本需求的情况下,很难说欧洲各国民众不会走上街头向政府施压。要知道今年三月份没有出现能源危机之前,欧洲各国的天然气现货价格换算成人民币基本上是5元/立方米左右,而到了这个冬天,其天然气价格涨了10倍,也就是攀升到了50元/立方米。
而国内的天然气价格普遍维持在2.5元/立方米左右,即便是这样的低价,我国的非集中供暖户月取暖费也要花掉上千元,而在欧洲也就意味着每月要花掉近万元用于取暖。即便是政府对此进行补贴恐怕也很难维持到上一个冬天的水平。
这样的数字即便是放在人均收入比我们高出许多的欧洲大概也是普通民众所无法承受的。如此一来欧洲民众今冬取暖恐怕只能靠“抖”了。
但同时这样的局势实际上也利于我国的发展。要知道我国是俄罗斯天然气最大的消费国,近些年来签署了多项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这对于我国保障能源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今俄罗斯与欧盟几近“闹掰”,则是解开了中俄天然气贸易发展的束缚。
要知道此前俄罗斯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多的选择,中国与欧盟相互竞争,反而是推高了我国购买天然气的价格。如今少了欧盟这一竞争对手,中国购买天然气的价格自然也就有了更大的谈判空间。
相信未来中国巨大的天然气需求缺口定然能够与俄罗斯天然气供给形成优势互补,两国之间的联系定然会更加紧密。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